第176章 遥想(2 / 3)

曾阿牛摸了摸希望的脑袋,起身把希望的碗拿上来。

他将锅里蒸的红薯放进了碗里,又拨了一点自己的白米饭,将煮豆芽的汤汁倒了一些进去。

把碗放到地上,“吃吧,吃吧,今天过年,你也吃点好的。这汤水里今天有油呢。”

希望欢喜地跑到自己的碗边,把头埋进碗里,欢快地吃了起来。

狗子不懂人间的道理,只知有了对自己好的人,哪怕依然每天吃不饱,却也懂得感恩,已是很满足当下的生活。

它每日随着曾阿牛出摊,渐渐长大,现在已能帮着阿牛看门了。

曾阿牛夹起豆腐放进嘴里。

油与豆腐的香味混杂着,在味蕾上绽开。

曾阿牛满足地眯起眼。

虽是做豆腐的,可自己却很少吃豆腐。这种用油煎过的豆腐那就更不用提了。

为了过年,他留下了两块大豆腐。这豆腐要吃到年上结束,每一块对他来说都是莫大的享受。

把豆腐放在饭上,夹了些豆芽菜,拌着米饭,再加点辣子,阿牛觉着这就是世上最好吃的东西。

能吃大米的感觉真好啊。

东西不多,吃起来也快。

阿牛收拾完碗筷,便将希望抱进了怀里,吹灭了蜡烛。

等十二点到的时候,再把蜡烛点起来。这段时间,就抱着希望等十二点吧。

他也不是干坐着,华新社的报纸内容他都背下来了。年上难得清闲,正好用来琢磨报纸上的内容。

但想着想着,他便又想起了恒城的事。

理论没有人教,仅靠自己琢磨,是有些琢磨不明白的。但恒城的事却可以尝试去理解。

报纸上说,八路军已经恢复了生产。

重修了很多房子,还搭建起了临时的房子收留因战争失去家园的人。恒城的孤儿、乞丐、老人、妇女都得到了妥善照顾。

想到这里,曾阿牛又忍不住了。

他起身,又把蜡烛点了起来,把被褥底下的报纸又拿了出来。

自那次以后,只要是华新的报纸他都会买一份。哪怕报纸的钱够他吃几块豆腐了,但他却觉得很值。

他不想再糊里糊涂地过了,当个眼睛睁开的死人总比当个闭眼的活人好。

手的报纸都是近期的,上面有恒城的照片。

八路军进城后如何快速稳定民生,恢复生产以及与人民互动的,都有照片。

曾阿牛瞪大眼,仔细地看着这些照片。尽管已看了无数遍,可看到八路军给困难群众送米、送油的照片还是会引起他诸多的遐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