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轮不到他来操心(2 / 3)
外交部那边有事,还是可以找他出主意,比如苏大哥回复了交涉访问的事。
两边不知道怎么协商的,苏大哥这次竟然要访华,之前会议上,大家一致认为对方会让华夏去他们那里。
这个国家军事强大,习惯了地缘优势,来华访问到底是把安全交给别人,不如华夏去访问有主导地位。
最主要的是华夏是求和的一方,天然处于弱势地位,要是访问团在苏大哥出事,大不了就打,苏大哥反正也不占据道德的高地。
反观访问团在华夏出事,苏大哥很可能会以此污蔑华夏没做好安保措施,或者是故意陷害,以此占据道德的高地。
发动战争的时候,有个名正言顺的理由,比没有的气势可完全不一样。
赵繁被编入了接待团,成为主要的接待领队,因为苏大哥也要参观沿海城市的工业,而赵繁作为计划委员会成员,之前又是外交人员,可以说他是最适合的人选。
他在国外待了好几年,对国外的工业情况还算了解,在苏大哥访问团到华夏之前,加速了出差的工作内容,又在江浙一带快速走了一圈。
之前的团队成员都是外交方面的人才,调任计划委员会后,彭书记给赵繁配备了两个亲信,全都是基层工人出身的管理人才,一个叫方修远,另一个叫宋涛。
目前这两个人都是普通科员,任职他的秘书,等赵繁接任陈厚的工作,其中最有能力的那个人留下。
两个人虽然是竞争关系,但相互合作得也挺好的,因为没升任秘书的人,最后也要留在发改委,前途也是一片光明的。
赵繁能干出一番成绩,作为一个派系的人,他们上升也更容易。
这次巡视沿海城市的工业,见赵繁一直眉头紧锁,方修远和宋涛都有点奇怪。
两人是基层出身,对工业的了解比赵繁深多了,他们都没觉得这次巡视有什么问题。
这边的工业都是在统一发展方向运动的时候布局,采用的不是漂亮国就是法国的先进技术,包括管理流程。
这样的工业体系要是还有问题,那东北那一带还没技术升级的工业,那要怎么办?
方修远年纪大一些,率先向赵繁问道:“赵主任,这边的工业有什么问题吗?”
赵繁苦笑地回答道:“没有问题才是最大的问题。”
这话把方修远和宋涛说得一头雾水。
信息及时共享,工作效率才能达到最高,赵繁见状就知道他们疑惑的点。
听了赵繁的解释,两人才知道苏大哥来华访问,未必就真的放弃一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