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0章 摇篮微光,暗流涌动(1 / 3)
“静默尖塔”下的“摇篮”基地,在短暂而宝贵的喘息期中,如同冰原上顽强生长的地衣,缓慢却坚定地扩张着。
能量护盾稳定运行,将外界的严寒、辐射和大部分“回响”的低语隔绝在外,内部甚至依靠引导的地热和特制的光照,开辟出了几小块培育耐寒菌类和藻类的“农场”,提供了些许新鲜的食物来源。
幸存者们来自不同的背景,起初难免有摩擦和猜疑。
但在郑代表强硬的秩序维持、“屠夫”粗暴却有效的武力威慑,以及钱教授那近乎“先知”般的技术指引下,一个简陋却运转有效的管理体系逐渐形成。
人们为了生存这一共同目标,暂时放下了隔阂。
钱教授成为了基地实际上的技术核心和精神象征。
他额头的印记与水晶塔的能量共鸣日益加深,使得他能更清晰地“阅读”能量流动,优化屏蔽场的结构,甚至指导人们利用水晶和废弃材料制作一些简单的能量工具。
但他付出的代价也同样明显。
他越来越频繁地陷入长时间的冥想或昏睡,醒来时常常带着关于能量几何和宇宙符号的复杂图纸,有时则会突然说出一些令人不安的、支离破碎的预言:
“……冰下的影子在移动……”
“……‘母亲’在哭泣……”
“……尖塔的根基……并非永恒……”
这些呓语被小刘仔细记录下来,尝试解读,但大多难以理解,只是增添了基地内隐晦的不安。
小刘则全力投入到信息的整合与破解中。
他利用修复的设备和“摇篮”相对稳定的能量供应,建立了一个简陋的信息中心,不断尝试捕捉外界信号,破译从“方舟”带出的数据硬盘。
进展缓慢,但并非毫无收获。
他确认了“母体”确实处于一种奇特的“静默”状态,“方舟”外部活动几乎停止,但其内部能量读数却异常复杂和活跃,仿佛在进行着某种剧烈的内在演变。
同时,他也捕捉到了更多关于“冰墓”的信号。
这个神秘势力的内部似乎并非铁板一块,存在着多种声音。
除了警告他们的“守护者凯”一派,还有更多激进的声音,主张更积极地收集节点能量和古代遗物,其目的不明。
最大的发现,来自于对深渊能量和“先民”数据的交叉分析。
小刘发现,“先民”对于“kepαuνos”的认知,并非简单的对抗,更像是一种……“利用”和“规避”?
他们似乎发现“kepαuνos”的净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