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0章 碎片深潜,低语回响(1 / 3)

“微光议庭”的成立像一道微弱却真实的暖流,注入了“摇篮”基地冰冷的血管。

新加入的成员带来了稀缺的人力,也带来了迥异的技能和视角。

废墟清理的速度明显加快,防御工事得到了加固,甚至开辟出了一小片尝试无土栽培的区域,尽管收成遥不可及,但那抹绿色本身就是一个强大的希望符号。

然而,管理层核心的忧虑并未减轻。

那枚耗尽能量的水晶碎片和钱教授破碎的警告,如同悬在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小刘带着几个新加入的、对先民技术有粗浅了解的技术员,日夜不休地分析那段短暂的全息记录。

他们放大每一个像素,分析能量残留的每一个微妙波动,试图从“虚无之碑”那惊鸿一瞥的形象中榨取更多信息。

“能量签名非常……古怪,”一个曾经是地质学家、如今是幸存者的中年人皱着眉头,“它不像是释放能量,更像是在……吞噬。吞噬光,吞噬热,甚至吞噬空间本身的那种‘背景噪音’。我们的传感器几乎无法有效捕捉它,因为它拒绝与常规能量发生交互。”

另一个前数据工程师尝试用修复的古老服务器运行模拟程序:

“碑文上的符号,没有任何已知文明的对应记录。但其结构模式……表现出一种非欧几里得几何的复杂性,看久了甚至会引发认知不适和眩晕。”她揉着太阳穴,“这不像是一种语言,更像是一种……‘存在性锚点’,或者说,一种对现实规则的强行定义。”

郑代表沉默地听着这些晦涩的分析,目光始终没有离开全息影像中那块沉默的黑色方尖碑。

即使是通过模糊的影像,它散发出的那种绝对的“异己”感和冰冷,依然让人脊背发凉。

“能确定它的位置吗?或者‘冰墓’挖掘的大致区域?”他问道。

小刘摇了摇头:

“记录视角太局部,没有显著的地标。只能根据死者日记里提到的逃亡方向和距离粗略估算,‘冰墓’的活动区域可能在我们西北方向,大约两百到三百公里的广袤冻原和山脉交界地带。但这范围太大了,无异于大海捞针。”

就在研究陷入僵局时,一个意想不到的突破口出现了。

新联盟中一个来自小型宗教团体(他们崇拜某种“大地深处的守护灵”)的老者,在看到方尖碑的符号拓印后,表现出了极大的恐惧。

“这是……‘寂灭之楔’的标记!”他声音颤抖,“在我们的古老圣言里提到过,在世界之初,有外来的‘虚无之楔’钉入了现实的结构,它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