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6章 裂痕初现,星火将分?(1 / 3)
“聆风崖”团队的加入与研究上的突破,虽然带来了新的视野和希望,却也像一块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在“新芽”联盟内部激化了早已存在的理念分歧。
这股分歧不再仅仅是私下讨论,而是逐渐浮上水面,演变成了关乎联盟未来方向的公开争论。
争论的焦点,围绕着有限的资源(能源、人手、注意力)应该如何分配。
以小刘、埃兹拉为首的“星海探索派”认为,联盟的未来在于星空。
“播种者星图”和“平衡之钥”揭示的是一条通往更高层次文明的道路。
他们主张集中资源,优先保障“星图解析项目”和“星语站”的升级,甚至提议冒险尝试更高功率的星海信号探测,或者利用解析出的新知识,尝试主动削弱地球周围的“静默屏障”。
他们认为,只有取得技术上的决定性突破,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废土的生存危机,并让人类文明重新回到银河舞台。
“看看我们脚下的土地!”“星海探索派”的一名年轻支持者在一次公开讨论中激动地喊道,“我们还在为下一季的收成、为抵御土匪而挣扎!这难道就是我们文明的终点吗?星海那边有答案!我们必须把目光放长远!”
而以郑代表、莉亚及部分务实派成员为核心的“大地扎根派”则持相反观点。
他们承认星海探索的长期价值,但坚持认为联盟的根基在于脚下实实在在的土地和人民。
他们主张将资源优先用于巩固联盟内部:
扩大“绿茵协议”的应用范围,提升各成员聚落的防御能力和生活水平,完善联盟内部的治理结构,消化吸收目前已获得的技术(如生物信息素通讯、生态修复模块)。
“生存是第一位的!”一位来自“磐石”避难所的代表在共治会上敲着桌子,“我的家人们还在担心下一顿饭,担心土匪会不会再来!联盟不能变成少数人追逐星空梦想的实验室,而忽略了大多数人的基本需求和安全!”
郑代表更是语重心长:“小刘,埃兹拉先生,我理解你们的热情。但文明就像一棵树,根扎得不深,如何能向往参天?我们现在获得的每一点星海知识,都需要坚实的地基来承载和应用。盲目追求飞跃,可能会让我们像曾经的‘摇篮’一样,因为根基不稳而轰然倒塌。”
山猫和防卫部门则陷入了两难。
他们既渴望获得更强大的技术来应对“潜影会”等威胁,也担心过度偏向星海探索会削弱眼前的防御力量,导致联盟在成长起来之前就被扼杀。
联盟内部的气氛变得有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