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李昺的家世(2 / 4)

李穆为武卫将军。

可以说,当时要是没有李穆,便没有宇文泰,更没有西魏和北周朝廷了。有了这一过命交情,李家与宇文泰的关系就非同寻常了。不久,宇文泰四儿宇文泰、六儿宇文觉相继出生,又将两儿寄养在李家,让李贤的妻子吴氏哺养,赐吴氏为宇文氏。后来,宇文泰又作主,将女儿嫁给李远为儿媳妇。最后,宇文泰又让十一子代王宇文达认李远为干爹。

于是,李氏一门便有二上柱国、三柱国、七大将军!与侯莫陈氏不相上下。”

崔氏听到这里,连大气也透不来了,恍惚头上压的不是两大家庭,而是两座大山!她轻轻地吐了一口气。

崔氏小声言道:“你说得这么多,归结一句话:齐王宇文觉是李家的养子,李家要是知道宇文觉致死的来龙去脉,必定要同我们结怨,为宇文觉报仇!”

“李家自然现在还不会将宇文觉之死同我们牵扯在一起。天下人都知宇文觉与当今皇帝以及宇文护曾经有一段纠葛,得罪了皇帝自然不妙。大家这么想,李家自然也作如是观。”

事情的症结乃在元欣、宇文导、于谨以及侯莫陈顺数人身上,这几个人是个圈子,核心人物便是齐王宇文觉。他们曾得宠于文帝,得意于前朝,并且都说过东宫的坏话,也一致认定我有反相。

自从新帝登基之后,齐王死了,其余的人都同时失宠了,心中的怨毒是很深的。对于齐王的死,不仅归咎于当今皇上,必定也将我扯上去,只是一时苦无证据而已。

对此,他们不会甘心的,一定会去寻找蛛丝马迹的。万一找到一些蛛丝马迹,他们马上就会挑动侯莫陈氏、李氏两个家族,找独孤家和杨家算账的。伽罗想到这一层,脊背有点发凉。

崔氏问:“你可曾留下一丝蛛丝马迹?”

独孤信回答:“人要作事,总会留下一点痕迹。我那一日同宇文护说的那席话就是了。在正常的情形下,宇文护自然不会说出,但宇文护是有名的酒鬼啊,难保他有不密的时候。他漫不经心说了数句酒话,我们就大祸临头了!”

崔氏叹了口气:“你真不该杀宇文觉!”

独孤信面有怒色:“不该杀?让他继续说我有反相?”

崔氏的眉头拧成了疙瘩:“你说现在该怎么办?”

独孤信斩钉截铁:“堵住他们的口!”

“堵住?你是说杀人灭口?”崔氏吃了一惊,“孝伯是大将军,神举是柱国大将军,于谨也是柱国大将军,侯莫陈顺还是上柱国,你吃得下?”

独孤信又思索了一阵,然后果断地说:“不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