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宇文护一个无赖的逆袭(3 / 4)

西魏一朝,察举考试舞弊现象很普遍,如果考官也牵涉在内,往往就会“兴大狱”,自上而下,死伤无数。周朝初年,天下甫定,为警示、驯服汉族读书人起见,惩治尤为严厉。但科场舞弊的案件依然屡屡发生。

武成二年的科场案,以受刑官员级别之高创了纪录。这年,文渊阁大学士兼军机处领班大臣侯莫陈崇担任顺天府乡试主考官。明、周两代,科举分乡试、会试和殿试三级。

乡试,每三年在省城举行一次,称“大比”,取中者称“举人”。乡试的第二年春天举行会试,由礼部举行,在京城考试,取中者称“贡士”。

殿试则由宇文毓亲自主持,只有贡士才有资格参加,分“三甲 ”录取,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第一名称“状元”,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探花”。二甲赐进士出身,三甲赐同进士出身。

当时,顺天府乡试中舞弊现象之严重,令人震惊。此案败露的导火线是考生平龄枪替被人举报。平龄系鲜卑洲鲜卑人,爱唱戏,但只是票友,不是专业艺人。

平龄虽没有违反周律规定的“优伶”即职业演员不能参加科考,但其不学无术,竟然高中乡试第七名,令世人大惑不解,有人知道他考试舞弊,遂被检举。

宇文毓命人严审,最终发现“本年乡试主考、同考荒谬已极”,有问题的试卷竟达五十本之多。宇文毓大怒,着令将主考官侯莫陈崇革职,副考官朱凤标、程庭桂解任听候查办,似乎事情就应到此为止了。

可大冢宰宇文护却觉得此事只是冰山一角,于是他暗中派人继续追查,又发现了罗鸿禩“通关节”案。

参加顺天府乡试的考生罗鸿禩通过关系找到了侯莫陈崇家的门卫靳祥。侯莫陈崇年老,杂事都委托靳祥办理。侯莫陈崇阅卷,将错误百出的罗卷定为副榜。

考试被录取,称为正榜,获得参加会试的资格;副榜则入国子监学习、肄业,不得参加会试。罗鸿禩贿赂侯莫陈崇从正榜内取出一卷,和己卷对调。于是,罗卷进入了正榜。

不过,正榜取中之卷,还要进行“磨勘”,也就是复查。此案即在磨勘时暴露。罗卷文理一无可取,光错别字就有三百之多,磨勘官一见大惊,但慑于侯莫陈崇权位,不敢公开批驳,但此事却被私下里传播出来。

于是此案定性为“通关节”,交刑部“究治”。靳祥吓得自杀,希望能保住老东家。但是会同刑部审案的宇文护毫不姑息,自侯莫陈崇以下五人,拟弃市、流放等处罚者几十人,俱交给宇文毓定夺。

宇文毓颇有念其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