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独孤明敬和宇文护的较量(2 / 4)

授以全权行在事的宇文护明火执仗地争斗,其结果只能落得个以卵击石的下场。于是,独孤明敬采取以退为进的策略,回避宇文护的锋芒与挑衅,不与他争一日之短长。

首先,对宇文护鼓动宇文毓效仿钩弋夫人典故杀掉自己的事情,独孤明敬佯做不知。因为一旦让对手了解她已经知道了内情,势必引起他们的警觉,反而打草惊蛇,给自己带来更多的祸患。

其次,对于宇文护处处为难自己,甚至克扣宫份也一忍再忍。宫份就是皇宫中按照嫔妃等级按月分发银钱及物品。

宇文毓陆续收到了各地进贡的物品,如鹿肉、黄羊、熏肉及卤虾等物品,分赏时,总管此事的宇文护每次都有皇上和自己的份,可经常不给独孤明敬,而当时独孤明敬是的宫中二号人物。对于宇文护的公然挑衅,独孤明敬忍下了。

独孤明敬在回避宇文护锋芒的同时,常常以无助的形象出现在大家的面前,只是为了向人们传递一个信号:我没有野心,我只是五岁皇儿的母亲,以此博得人们对弱者的同情。

据说,宇文毓病重期间,“天元皇太后徐氏谦退不肯负责,而独孤明敬日夜抱其子聒于上前,上病中不忍其母子失所,业已允之。”

宇文毓是否在临死之前不忍皇儿宇文赟母子分离,遂放弃了杀独孤明敬的念头,而使独孤明敬免于劫难。

但或许病中的宇文毓也意识到汉武帝即使杀母留子,避免了母后专权,却无法避免丞相霍光专政,这一定是汉武帝下决心除掉钩弋夫人时不曾预料到的。宇文毓了解宇文护一意孤行的特点,他无法保证杀独孤明敬后就不会出现宇文护专权。

武成二年十月晚饭后,宇文毓突然晕厥,半夜以后方才苏醒。他自知难以支撑,于是急忙传谕内廷大臣前来立皇长子宇文赟为皇太子的上谕。

宇文毓下了“派大冢宰等八柱国赞襄一切政务”的上谕安排后事。弥留之际,宇文毓口述了两道谕旨,命辅臣承写。

其一,立四弟宇文邕为新皇帝,皇长子宇文赟立为宇文邕的皇太子;其二,派为:宇文护,元欣,李虎,李弼,赵贵,于谨,独孤信,侯莫陈崇等八柱国尽心辅弼,赞襄一切政务。

大行宇文毓的“遗诏”确定了未来一段时间里的政权体制:宇文毓继立,八柱国“赞襄一切政务”的辅政体系。

宇文护受封为大冢宰,那就是他直接代表宇文毓摄理政务,也就意味着宇文护是那个阶段的无冕之王

虽然表面上是说从旁辅佐宇文毓处理政务,但实际上是宇文护一人专权的格局。而此次宇文泰采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