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3章筹谋(5 / 6)

偷袭了,损失惨重。

自虎阳关大捷,西梁掳走周静帝后,西梁众位将领便士气高涨,一路势如破竹,短短十数日内攻下汶北诸多城池,一封书信递过去,便吓得南边的皇上匆匆率众来议和。

可议和的情形,却完全出乎萧琮所料。

没有预料中的卑躬屈膝和服软告饶,纵然那位颇面熟的鸿胪寺卿极力主张早日结束和谈,皇上杨坚却仿佛半点都不着急,让情势数度胶着。甚至在萧琮威胁要出兵南渡时,杨坚都没半点服软的迹象,还敢针锋相对,派人侵扰他的后军。

萧琮虽然气势汹汹,却难以奈何。

据他得到的军情快报,原先被冲散的南夏军队不知是被何人收拢,渐渐聚集成了气候,在他的两翼虎视眈眈。看似大获全胜的局面中其实隐藏着极大的危机,萧琮惯于作战,对此十分敏锐,亦更加担忧。

这份担忧,尽在杨坚预料之中。

此刻,他正对着一副地形图,与韩擒虎议事

汶水以北幅员辽阔,分布着东西共十八州。

这回西梁军队长驱直入,占据了正中间最为富饶的十二州,却未能啃下两侧的硬骨头。在西梁军队气势最为高涨的时候,萧琮曾调派两万人马去攻打右翼的遂州,虽打得对方毫无还手之力,却终究未能攻破城池。

萧琮对那等偏僻赤贫的州城无甚兴趣,也分不出足够的兵力多面作战,于是集中人手捣向南方,每攻占一城便抢掠金银财帛,最终以数万军队虎视眈眈,想借议和的机会,狠狠发笔横财。

议和之初,萧琮所提出的银两、布匹数量,也是狮子大张口。

杨坚当然没有答应,他所许诺的东西,不及萧琮索要的十中之一,还以国库空虚、百姓疲弱为由,提出要分五年偿清。

萧琮更不答应。于是双方对峙拉锯,给了杨坚极好的喘息之机。

临时征用来处理事务的书房中,杨坚在地形图上圈出数个点,看向韩擒虎,“这些地方布兵如何?”

“原先溃散的逃兵被蒙旭召集,最少的这一处只有五六百人,最多的这里——有近四千人。余下各处,各自约有两千散兵。蒙旭虽被罢免数年,当年的威信名声还在,殿下既已传谕,许逃兵们以战功抵罪,他以此为旗号,聚集的军士还在增加。”

“够用了。”杨坚沉吟,对着地形图沉思。

半晌,拿定了主意,便召战青入内,将大略安排说了,由战青派人去传信给蒙旭。

韩擒虎是文人出身,对武事知之有限,见杨坚安排的都是攻击招数,不免担忧,“殿下做此安排,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