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顾忌这个联盟(2 / 3)
赵繁也要想办法避免这种情况,而且他的眼光要更长远,沿海一带其实更适合发展商业,工业规划始终要侧重到内地。
不过想实现这样的目标,运输就得跟上,就目前的情况而言,还是沿海地区更适合工业的布局。
想到这一环,赵繁联想要怎么解决东北一带的工业问题了。
原有的历史是工业产业转移,可这辈子国家并没有被封锁,目前还承接了很多欧洲订单,即便工业产量再提升几个量级,短时间内也能消化。
与其如此,还不如别把东北的工业转移,而是增加大量的交通基建,让这里直接进行产业升级。
东北即便是交通再发达,运输的成本肯定也比江浙一带高。
可华夏目前是计划经济,国家完全可以宏观调控,对这块的订单做出一定的优惠让步,以弥补运输成本上的差距。
既然有两个秘书,赵繁就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让他们完善报告交给自己。
这会儿虽然是调职到了计划委员会,可赵繁还要接待苏大哥的访问团,外交部的很多工作也要交接,能交给别人的工作,只能尽量交出去。
方修远和宋涛其实都有点傻眼,以前他们工作的地方,一般都是提一个想法,然后经过无数次的讨论,最后才会写报告。
因为临时接到调令,两人都没有太多的准备,不管是提醒赵繁的心态转变,还是刚才的东北工业的事,主要是想给赵繁留点印象才说的。
工作一般的流程是提出问题,自带解决方案,这会儿提出来,他们也没想到赵繁会给出具体的方案。
之前听说这位领导思维异常敏捷,他们还以为是恭维的话。
体制内大多是这样,一般打听到的都是好的评价,只有特别亲近的关系,别人才会分享很内部的信息。
方修远和宋涛对视了一眼,两人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震惊和不服输,可见他们都很清楚,这很可能是赵繁给他们的考验,看谁的报告写得最好。
事实上赵繁根本没这个意思,他让两人写报告,只是抱着融合完善的想法。
不过他们还要相处很久,即便知道了,赵繁也不会纠结,反正相处久了,大家也都会知道各自的脾性。
赵繁回到首都没多久,苏大哥访问团就到了,他在国际上还挺出名的,苏大哥的代表看到他也不意外,还阴阳怪气地问候。
“没想到赵大使被调回国了,没有你在欧盟周旋,那些傲慢的欧洲佬,怕是一件事也干不成。”
不仅漂亮国看不上欧洲一盘散沙,一点小事就拖拉很久都统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