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独孤明敬失败(2 / 4)
间换空间,是为了顺利实现移师长安后的最后大决战。”
伽罗这一席话,又点燃了独孤明敬的希望。独孤明敬决定将八柱国拟订的公开批驳卢辨的谕旨下发,且一字不改。谕旨下发以后,八柱国这才“照常办事,言笑如初”。
这一回合是宇文护等人胜利了。经历了这场较量,独孤明敬意识到自己在对待卢辨奏折的态度上过于草率了,自己迫切希望一蹴而就。
实现垂帘之梦,而低估了宇文护等人盘结在骊山的能量,以至于贸然激活了这场斗争,与宇文护一党强硬对峙,落得灰头土脸。
无疑,这是独孤明敬心中的痛。但为了实现铲除宇文护一党并对政治力量重新洗牌的目的,独孤明敬忍了,每天照常召见八柱国,对各地的奏折悉心批阅,该准的准,该驳的驳,不流露丝毫的不鲜卑。
独孤明敬战略性的退让,保证了全局的稳定,同时也麻痹了宇文护一党。大冢宰果然入彀,以为经此一驳,底下不晓事的中下层官员必不敢再发怪论,垂帘之事即可中止。
大冢宰辅政的大局也就这么定下,其合法性已经不容置疑了。于是,八柱国在独孤明敬和朝臣倡议早些回京的建议下,遂决定择十月二十三日辰时,恭奉大行皇帝梓宫回京。
对独孤明敬而言,回长安可谓求之不得。离开了宇文护严密控制的骊山行宫,独孤信才有扭转乾坤的机会和可能,才能实现她的梦想。但如何回京却大有文章。
十月宇文毓梓宫起运前,新皇宇文邕应该跪在大升舆的旁边,等候梓宫登上灵车。新皇宇文邕恭送后,再由间道赶赴当天梓宫停放的地方,恭候灵驾前来,再行奠礼。
第二天、第三天……依然如此,直到京师。可如此行事,宇文护等人就有可能联袂同行,他们的能量就有可能得到最好的发挥,他们就有可能察觉政变的动向。
独孤信也无法预知宇文护是否会在路上对皇太后和皇太子下黑手。所以,当务之急是将八柱国的合力分解,可又不让他们察觉是蓄意安排。
于是,独孤信煞费苦心地进行了一番设计。独孤信以皇太子宇文赟年龄太小,经不起如此的折腾为借口,找八柱国商议可否有变通的方式。
确保皇太子宇文赟健康无忧。宇文护心里有些不好的预感,但是表面上并没有反对,与恭理丧仪的五位王大臣商议,对于新皇和皇太子的行程做出如下权宜安排。
皇太子宇文赟和两宫皇太后与大行梓宫分开行走,使独孤明敬可以提前几天到达京师,有充裕的时间对政变进行安排;
皇太子宇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