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独孤明敬失败(3 / 4)
赟和两宫皇太后与大行梓宫分开行走,促成八柱国必须分为两批,一批护驾,一批护梓宫,铜墙铁壁的八柱国被隔离开了。
于是,独孤信、赵贵奉命护送独孤明敬与皇太子,而宇文护则护送宇文毓的梓宫和新皇帝宇文邕。载垣、端华离开了宇文护的设计与安排,两人便没有了主心骨,成不了任何气候。
十月初,独孤明敬的轿子到达长安德胜门。一顶轿子是明敬太后和皇太子宇文赟,一顶轿子是天成太后徐氏。
按照筹划好的算盘,独孤信带着大群王公官员前来迎接,独孤明敬虽然疲倦却并不急于返回皇宫,而是当场就由独孤明敬公开向众人控诉八柱国欺侮孤儿寡母的行径。
在独孤信与独孤明敬的配合下,很容易就使众人群情激奋,公誓要与宇文护为首的八柱国大臣势不两立。
赵贵公报私仇,假意问道:“何不重治其罪?”二位太后也装模作样:“彼为赞襄王大臣,可径予治罪乎?”
熟悉行政程序的赵贵出谋划策:“皇太后可先罢免其职务,再行逮捕。”太后曰:“善。”独孤信早就派人写好了治罪诏书,立即奉上,二位太后分别用印,签下了逮捕令。
三天之后,两道奏章同时送到大冢宰的手里。一道出自大学士苏绰之手,一道出自派兵马亲自护送宇文毓灵柩的杨忠之手。两道奏章的内容大同小异,都是请求大冢宰辅政,四王爷宇文邕继位。
武将与文官都倒向了大冢宰与四王爷,独孤信等人的结局可想而知。
当天群臣朝会,宇文护宣布拿问独孤信、赵贵等人的诏书,赵贵还傻乎乎的质问:“还没有通过我们,诏书哪里来的?”边上侍卫早就一拥而上,褫去二人冠带,押赴宗人府。
那边,独孤信刚到骊山行宫,宇文训带了人马前去捉拿,破门而入,从床上把他捉住,连夜解往长安。一日之内,三个首犯全部到案。政变的实施只用了短短的三天时间,真可谓迅雷不及掩耳。
十月六日,大冢宰对八柱国中拥护宇文赟的大臣做出了处分决定:独孤信、后莫杨崇自尽;赵贵、元欣斩立决;其余四人革职;其他则仅处分了与独孤明敬来往密切的六名官员、五名太监。
除此之外,大冢宰宇文护没有大搞株连,尤其令人叫绝的是大冢宰竟然将独孤家中抄得的书信及账簿统统公开焚毁。为新帝宇文邕赢得了恩泽惠下的名声,并轻易地得到了众王公大臣对他继续担任大冢宰辅政的心服口服。
武成二年,仅仅二十二岁的独孤明敬本来想要在卫国公独孤信的配合下,经过缜密地准备,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